刘云:最美退役军人,行医26载甘做百姓健康“守护神”
楚风传媒讯(通讯员许明超)“宝宝还太小了,就先拿这三幅药回去吃着。”9月12日,武冈市湾头桥镇世富村卫生室医生刘云边拿药,边耐心地向孩子母亲李女士说道。据了解,李女士来自几十里外的武冈市城区,其小孩虽出生到现在还不足3个月,因肺炎目前已住院3次,但未彻底康复。后经身边朋友推荐来到这里。这是湖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刘云行医26载用耐心和医术积攒下的口碑。
刘云,武冈市湾头桥镇世富村卫生室医生,1993年入伍,1996年退役回乡,至今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坚守了整整26年。刘云以一位退役军人的热血和忠诚,被乡亲们誉为生命健康的“保护神”,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、邵阳市首届十佳最美医生、武冈市模范退伍军人、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。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权威主流媒体都报道过他的感人事迹。
以仁心撑起“守护伞”
7月底的午后,阳光炽热,刘云顶着太阳,挎着小药箱,来到世富村22组一户慢性病老年患者家里咨询病情,检查身体。从退伍回乡走上乡村医生的岗位以来,刘云就这样常年奔走在乡间小道。
“刘医生,我家小孩肚子痛,呕吐。”4月中旬一天,晚上12时许,世富村17组村民殷女士打电话向刘云求助。不到十分钟,刘云就骑车过来给小孩看诊。而像这样的半夜急电刘云已是习以为常。
“医生是没有节假日的,我的时间属于病人,村民们都很信任和依赖我,既然走了学医这条路,就要一辈子为患者服务,我也很少一个晚上睡了个全觉。”刘云说。
“刘医生,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,快来救救她吧。”这天凌晨一点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刘云从梦中惊醒。接完电话,他二话没说起床直奔卫生室,只见病人已经出现呼吸困难,口唇四肢青紫,呼之不应等症状。通过仔细检查后,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,若不及时抢救,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。刘云有条不紊的开通静脉通道,注射肾上腺素、地塞米松、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,由于抢救及时,病人最终得救了。像这样的半夜急电,刘云已是习以为常,在他看来村民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。
而刘云持之以恒的践守初心,也让村民们大受感动。村民殷女士曾说:“刘医生医术好,又负责又有耐心,我们基本上可以看病不出村,真的很方便。如若不是刘医生的坚守,就连简单的咳嗽感冒都得去10公里以外的镇上卫生院。”
在世富村,甚至是周边的七八个村庄,刘云的名字家喻户晓。26年,无论是酷暑寒冬,只要是村民需要,风来雨往,三更半夜,他都是随叫随到,为十里八乡的病人看诊治病。他甚至经常一晚上被叫起来五六次。出诊摔倒、被狗追的经历也有很多次,但刘云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和危险拒绝出诊。
行医26年,刘云从未收取过病人一分钱的诊疗费和出诊费。相反,他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达数十万元,已然成为了乡亲们的急救“120”,以仁心为当地村民撑起了健康的“保护伞”。
让仁术能日益精湛
“是金子,无论放哪里,总会闪光的。关键是,如何凝炼自身的份量!”刘云说。
1993年7月他毕业于武冈卫校,当年12月应征入伍,在团卫生队当卫生员,多次被部队送到上级大医院进修,医术精进。服役期间,按他的表现本可留在部队当军医、提干,但他每想起乡亲们因家里条件较差,小靠拖,久拖成大病,甚至有些乡亲因病情耽误太久而去世的憾事,他就心痛不已。几经思虑,他便毅然回乡子承父业,担负起服务当地群众的责任。
1996年,刘云毅然放弃在部队提干的机会,脱下了身上“橄榄绿“军装,换上了白大褂。
回乡后靠不懈努力与不断图强,刘云名气大盛,不断有市医院来“挖人”,甚至武冈卫校老校长也登门,推荐他去一家市立医院工作。但刘云为父老乡亲考虑,迟迟未作决定。
乡亲们知道后急了,深怕刘云离开。“你走了,我们去哪看病呀?”这句话让刘云感慨万千,自己作为一名乡村医生,不仅感觉到了身上担着一份责任,也收获着成就感。一切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。也就是因为这句话,刘云再一次拒绝“诱人”的发展机会,留了下来,希望能一直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,撑起“健康伞”。
“医学日新月异,需要不断学习,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,作为一名医生和退伍军人,要做到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,战之必胜!”在刘云小小的诊室里,医书、医学杂志、报纸,触目可见,伸手可即。前几年,刘云更是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,获得了大学文凭。在临床实践上,刘云力求精益求精,虚心向前辈请教,学业成果颇丰,先后考获了全科医学执业助理医师、执业医生资格证书,2016年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“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验讲习班”结业。
之后,刘云还用自己学到的中医技术,经常给需要的病人针灸推拿、按摩刮痧,整背理疗。特别对孤寡老人、困难户,他不是免去部分药费,就是垫资医疗费,千方百计施以援手。至今世富村全村3000多人全部签下了服务协议,实现了健康建档和签约服务全覆盖。
自1997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,刘云立足基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岗位,凭着崇高的医德,精湛的医术为农民群众除疾祛病。始终真情守护为农民健康服务的神圣事业,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,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和赞誉。他多次受到各级政府部门表彰:武冈市十大优秀乡村医生、武冈市优秀共产党员、武冈市模范退伍军人、邵阳市首届十佳最美医生、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、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,是武冈市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。湖南省委书记,邵阳市委书记,武冈市委书记,市长等上级领导多次到该村卫生室调研,对刘云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。
用仁爱护乡邻健康
2006年,刘云为了改善村卫生室诊疗条件,他个人出资修建了比较规范的村卫生室。实现了六室分开,宽敞明亮,布局合理,制度齐全。并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,积极开展微机收费,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,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。2012年,武冈市作为医改首批试点市,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,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。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,解除看病难,看病贵的问题。对于乡村医生来讲,这是个全新的挑战,压力大,任务重,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,但刘云医生没有丝毫怨言,仍然始终如一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,他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医改政策,言传身教给兄弟村的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。他说,要相信党和政府,改革是正确的,前途是光明的,他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,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,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,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,规范建立村民健康档案。
世富村贫困人口多,其中因病致贫60户,占贫困户41%,患有大病44人,长期慢性病162人。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政策,刘云扎扎实实深入农民家中摸底造册,认真抓好调查研究,了解实际情况,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,他先后为全村126户贫困户,424名贫困人口上门进行免费体检和签约服务,并一人一户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,做到心中有数据,服务有方案。
近年来国家、省市健康扶贫的优惠政策一个接一个,其中建立健康档案和开展签约服务,正是落实健康扶贫的重要基础和手段。刘云为了打通健康扶贫在村里的最后一公里,有效防止村民因病致贫,因病返贫现象发生,他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。白天村民要外出种田种地,刘云也在村卫生始坐诊看病,与村民开展签约服务是刘云利用晚上和清早的时间,挨家挨户地串门走访,克服种种困难完成的。他有好几次险些被老百姓家的狗咬伤,也有好多次由于乡村们的不了解甚至误会为拉生意而被拒之门外。对此,刘云没有放弃,耐心对村民们解释说,签约服务是国家的一项扶贫惠民政策,签了约,我就是你们的家庭医生,你们可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,基本医疗服务的四项免费优惠政策,负责给你们做体检,免费测血糖,血压,做心电图等等,不要你们一分钱。苦口婆心的诚心逐渐打消了村民们的戒心,刘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,终于落实了签约。筑牢了防止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堤坝。刘云也成为了全村人的家庭医生,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。
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,做为最基层乡村医生的刘云,毫不犹豫的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队伍当中,他既是政策的宣传者,又是防疫工作的执行者。退伍不褪色,悬壶济世助乡邻。二十六年如一日,刘云始终践行着一位乡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初心,守护着一方乡土的安康,成为广大父老乡亲健康的“保护神”。
“刘医生医术好,又负责有耐心,我们基本上可以看病不出村,真的很方便。”殷女士说,如若不是刘医生的坚守,就连简单的咳嗽感冒都得去10公里以外的镇上卫生院。
26年来,刘云延续着军人坚毅、勇敢、诚信、团结的优良传统,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共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,出诊1.5万人次。一个个数据的背后,正是这样一名乡村医生的坚守与执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