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身教坛终不悔 倾心竭力育桃李——城步三中德育副校长刘海燕深耕勤作静待花开小记
楚风传媒讯(通讯员闫光日) 她,端庄精致、丰腴白皙,虽已过而立之年,却仍然十分少女,没有烙下一丁点儿岁月印痕;她,直爽厚道、待人坦城、处事沉稳;在师生眼里,她无时无处不饱含着青春活力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,活脱脱一枚女汉子。她专业知识精湛,教学成绩突出;她对教学精益求精,追求完美;她热爱学生,严慈共济。她,就是集颜、才于一身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三民族中学英语教师、德育副校长刘海燕。
刘海燕,2008年大学毕业,事业第一站在城步威溪中学从事英语教学。6年后的2014年9月调入城步三中(当时称西岩中学)。白驹过隙,掐指算来她来到城步三中现已9个年头,几年间,她把勤劳和智慧洒向三尺讲台,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孩子们,在农村教育这块沃土上她累计收获了“校园综治安全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课堂教学改革学科带头人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结对帮扶”工作先进个人、“女职工工作先进个人”等市县各级各类殊荣近30余项。
刘海燕坚信着“身教重于言教”,教师要用自己人格的力量,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影响教育学生。“我从刘老师身上学到发现真理的勇气、坚持真理的信念、严谨的治学态度,而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知识。”学生在谈到刘老师带给她的影响时说。“我初一时英语一直不好,不敢开口讲,感觉很自卑,但是刘老师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微笑着鼓励我,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现在经过接近三年的学习,英语也慢慢好起来了。”初三年级一名同学回忆自己英语学习历程时说到。刘海燕就是这样,用激情点燃学生们的理想火花,用欣赏给予学生们自信的阳光,用自身人格魅力照亮学生求学的道路。
当老师,刘海燕用心用情,所教课程在同类班级中多次斩获第一。进入西岩中学当年她便半路中接手222班英语并担任班主任。工作中,刘海燕从未因任何其他事情耽误过学生一节课,也从未因任何其他事情而懈怠马虎过一堂课,所有心思都投入到教学上,所有心血都倾洒给学生。当班主任,刘海燕不偏爱一个优等生,也决不放弃一个后进生,像慈母一般处处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。初三毕业那年,该班学生15人考上县一中,29人升入县二中,取得前所未有的丰收,刷新了学校历届初三升学记录。
抓政教,刘海燕用劲用力。政教工作是学校第一难事,每天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、叛逆学生及诸多屡教不改的学生。刘海燕总是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、束之以规、导之以行。每遇突发事件,她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、冲上去。一次放学时,一个小青年在校门口滋事搅局,公然挑衅师生。险恶面前,刘海燕毫不顾及,快步上前制止,对方见是一个弱女子,变得更加嚣张。后在政教处一众人协助下,硬性把社会青年拽入校内予以制服。刘海燕是一个做事不服输的人,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,刘海燕经常以校为家,加班加点,琢磨政教,学校为此连续3年被评为“平安校园”。她说:作为分管学校政教工作的领导,我愿成为全校师生快乐学习、开心生活、健康成长的保护伞。
教研活动是载体,课改教研是先导。作为学校副校长,刘海燕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、公开课及课后评课的工作,她把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的先进理念在学科组中交流学习,认真组织教师们参加各项比赛活动,做好新上岗教师的帮扶工作,特别是经她指导过的新教师也很快成为三中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力量。
刘海燕一直说,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勤恳而无私的,她只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。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,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”踏上三尺讲台,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“育人之旅”。然而,教师的精神世界也是无比高尚的,刘海燕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,做着平和而谦逊的事业,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。
“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,还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和精神的交流。老师只有和学生沟通,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,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好学生。” 刘海燕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,她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。“雨露滋润禾苗壮”,刘海燕对学生的亲切和关爱,不就是滋润“禾苗”茁壮成长的雨露吗?
勇挑重担、不甘人后、守土尽责、敢于担当,这是刘海燕一贯的行事风格。有的人当领导后,常常以各种理由少干事、不干事,而刘海燕则一直超负荷地工作着,经常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事,人累瘦了,却以苦为乐、喜而无悔。心有光芒,必有远方。
“为伊消得人憔悴,衣带渐宽终不悔。”教好书、育好人,刘海燕永远的追求。